top of page

黃俊橋:橫美長跑有體會

只憑雙腿橫越美國,要多少的體力和意志?一位香港的跑手跑步穿越美洲,目的是為非牟利機構籌款。每一步的奔跑,他不僅在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,也在鼓舞其他人堅持自己熱衷的事情。在這篇專訪裡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的背景,以及他在這次「橫美大步跑」裡曾面臨的挑戰和危險,以及背後支撐著他前進的動力。

《橋樑》編輯部

「一定有方法,只是未找到。」

在網上字典裡輸入「夢想」二字,搜尋結果顯示:「夢想」的近義詞是「理想」、「願望」,而它的反義詞就是「事實」、「現實」。

「現實」好像總是「夢想」的頭號敵人:「你這個想法不夠現實。」「以我的能力,這樣做是不是不太現實?」還有最常聽到、最「現實」的一句:「夢想不能當飯吃啊。」

夢想真的不能當飯吃?「夢想」就是「不現實」?「追夢」真的是「生活」的反義詞嗎?

「一定有方法,只是未找到。」我們今期的專訪嘉賓如是說。

他曾經只是一名普通的攝影師,因工作關係往世界各地到處跑。但有一天,他遇上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情景,自此天天鍛鍊自己,成為了香港數一數二的運動員。

成名之後,他熱心於慈善工作,在不同的社會議題上,他都身體力行地幫助有需要的人。除此以外,他還到處到學校和機構演講,以自己的事例去鼓舞本港的年輕人。

如果你經常因為堅持夢想而感到沮喪,那麼你便不能不看我們今期的專訪了。

由攝影師變長跑好手

在成為⼀名極限運動員之前,⿈俊橋(原名⿈浩輝)的跑步經驗寥寥無幾。他以前是一位極限運動攝影師,為攀石、越野單車等選手留下剪影。

在2011年,他以攝影師身份出席過一場沙漠馬拉松賽事,為參與賽事的健兒拍照。沙漠的天氣極端,不但對參加者的體力有要求,也考驗他們的意志。

然而,就在這個時候,⿈俊橋遇上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景象:他看見一群參賽者,雖然身上負著沉重的器材、在沙漠中奔馳整晚後,臉上不但不見疲態,反而笑容滿面。

眼見這樣的情景,⿈俊橋深受感動,然後忽發奇想:

「如果我自己接受訓練,是否都可以好像他們這樣?」

一般人有這樣的想法,通常只是想想就算,很快便淡忘,然而⿈俊橋並非這樣。他彷彿聽見了人生的呼喚,很認真地一頭栽進去。

雖然⼼中抱有⼀定懷疑,但是⿈俊橋敢想敢做。回到香港之後,黃俊橋開始學習長跑知識,鍛鍊身體機能,為了參加長跑比賽而做足準備。

結果從來沒有長跑經驗的他,在開始練跑的第二年裡,嘗試了挑戰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比賽,更令人意外地取得不俗的成績!

也是這次比賽,使黃俊橋發現到自己在長跑方面的天賦,他此後也多次參加長跑比賽,挑戰自己的極限,長跑也正式成為了他的一生挚爱。

邊打工邊比賽

在好幾年的時間裡,黃俊橋都維持著「邊打工邊比賽」的模式,長跑技術漸漸提升。例如,在2015年,他獲得了HK168的冠軍。這是一項考驗耐力的168公里的野外長跑賽事。

在2017年,他受到恩師Jason P. Lester的邀請,到夏威夷參加比賽「EP1CMAN Challenge Ultra Endurance Run」,全長⼤概500公⾥: 「數⽇裡只是做四件事:食、跑、 睡、排泄,就完成了300英⾥。」

此後,在恩師的啟蒙下,他萌生出「Run Across The World」的長跑計劃,到世界各地挑戰自訂的超長距離路線。這幾年裡,⿈俊橋的主要戰績如下:

2018年,黃俊橋在台灣以「8」字形路線環繞全島,完成1,400公里的旅程。「我的想法是⼈有無限潛能,在 台灣跑出⼀個8字,打橫看就是無限的符號!」

2019年,他耗時73天,從北海道跑到沖繩,在日本跑完3,500公里,更把挑戰的點點滴滴加以記錄與出版,在本人作品《沒有跑不到的距離.日本篇》裡分享。

2020年,全球疫情及氣候變化肆虐,打亂了黃俊橋的部署。原本打算再到美國挑戰的他,卻因工作、疫情和天氣等原因,使計劃無法順利進行。

例如:向來熱心公益的黃俊橋,原本想帶著一些身有殘障的跑手同行,卻因疫情使不少人卻步。此外,美國又遇上極端天氣,使跑步的路線被逼多次更改。

但黃俊橋並未灰心,這場一波三折的美國之旅,在2022年7月10日終於起程。從東岸紐約出發,沿著66號公路,再到西岸洛杉磯,用了102日,完成了約5,400公里的路程。

橫美大步跑

黃俊橋稱:在外國,有不少人都會挑戰橫越美國,香港倒是未有太多人曾嘗試。「橫越美國對外國人是好平常的事情,網上也有相關的群組提供很多資訊。」

那麼,他真的全程都是用腳行走的嗎?「66號公路的有些部分是高速公路,不容許行人進入;又有些時候,路面有很多大型貨車迎面而來,如跑步的話會很危險。」

在這過程中,他曾遇到不少困難,例如是極端氣溫。「我剛開始時正值炎夏。我沒有用溫度計去測氣温,但那裡的體感温度是超過攝氏四十度的,真是又曬又乾燥。」

跑到美國中部時,他又遇上了非常惡劣的天氣。例如,跑到德薩斯洲時:「有時看見天上有黑雲飄來,以為它只是會下雨罷了,卻想不到它來到時,居然會下起冰雹來。」

不要以為過了夏天就沒事。「後來到了新墨西哥洲,因為那時已經入秋,又有海拔2,000多米,所以氣溫可以低至零度,而且又要面對寒風。即使有手套,雙手也未曾回暖過。」

最後,黃俊橋還遭遇到一些歧視性的行為。「我們曾經在汽車旅館遇到一位黑人,他雙手作持槍狀指向我們,雙眼非常不友善。」為免有意外,他們趕快駕車離開現場為妙。

幸好,即使遇上了這麼多的挑戰,黃俊橋最終還是完成了路線,平安回到香港。「我去了這麼多的國家,回到香港時,我總覺得這個地方是最棒的:只有你最好!」

和以往不同,黃俊橋除了跑步,也花時間認識當地文化。「以往我只是一味跑步,但今次我決定每星期休息一天,了解風土人情。」他從當地人口中,得知不少當地的歷史。

「當初歐洲人來到美洲時,他們也是抱著『大無畏』的精神,帶著一個願景去完成很多事情,例如是建立了這條66號公路。」這種精神與他的長跑之旅可謂不謀而合。

身體力行貢獻社會

這次「橫美大步跑」除了帶來滿足感外,亦是一場慈善動。透過這次長跑,黃俊橋為傷健共融網絡的猛龍長跑隊籌款。「猛龍」諧音「盲聾」,即由視障和聽障人士組成的跑步隊伍。

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為殘障人士籌款。在出發「橫美大步跑」前,他曾帶著猛龍長跑隊參加全長256公里的「癲傻跑」,跑遍九龍及新界。 同樣也為香港傷健共融網絡籌款。

除了殘障人士,黃俊橋也很關心其他社會議題。例如,過度畜牧導致碳排放急升,是全球暖化加劇的原因之⼀。然而,到底素食不吃肉是否真的健康,卻⼀直備受爭議。

為改變⼤眾對素食的故有印象,⿈俊橋在進⾏「8字環台跑」時,已轉為茹素,以此證明茹素不但不會影響健康,而且就算在像超長跑這樣的運動裡,也能提供足夠營養和能量。

⽽在進行「⽇本縱斷之旅」的同時,⿈俊橋亦為綠惜地球籌款。為推廣環保訊息,他更利⽤⼿推⾞裝載補給及⽇⽤品。縱使因此⽽需要繞路,甚⾄為此跑上公路,他也毫不介懷。

⿈俊橋的慈善活動並不限於跑步。例如,在疫情期間,他⽤回收膠樽製成直立板,然後環繞香港島⼀圈,全長45公⾥。此舉除了為綠惜地球籌款,亦吸引大眾關注即棄塑膠的污染。

除了以實際行動支持各類慈善機構外,黃俊橋亦經常出席由不同機構和學校的活動,毫不吝嗇地分享過去的經驗與心路歷程,希望自己的真實經歷能夠鼓舞其他人。

亂中求變,順勢⽽為

驟眼看來,⿈俊橋的人生多姿多采,充滿意義。不過,其實在風光的背後,他也曾經遭受過不少挫折,種種挫折不但中斷了他的長跑大計,也逼使他不得不隨機應變。

例如,在疫情的三年內,他不但需要把「橫美大步跑」延後,也突然間失去了收入。在那段時間裡,他曾經只能靠積蓄應付⽣活開⽀,每天不得不節衣縮食來維持生活。

但也正是因為這次疫情,使他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。與很多培訓師一樣,他加入了線上教學的行列,用視像會議軟件進行講座。此外,他也成為了網紅,以拍攝網上運動教學籌集旅費。

此外,他在長跑中也曾遇到不少險境。例如,在美國之旅中,他曾與⽀援⾞失去聯絡,⼜差點發⽣交通事故,更有⼀段跑步路線換成公路旁邊的⽩線,幸好他最後能平安到達。

長年累⽉的奔跑,令⿈俊橋對⼈⽣有了⼀定的思考與啟發。他曾⾔:「越向外走,就向⾃⼰的內在走得越深。」每⼀次的旅程,他都認為是一次讓自己反思的機會。

「人生就好像電玩一樣。⼈⽣的每⼀道難關,都可以當成是遊戲中的⼀道道關卡。若暫時過不了關,就得要多打幾遍,儲多些經驗值,之後自然便有能力通關。」

今次完成「橫美大步跑」歸來,他坦言自己也上了寶貴的一課。他領悟到長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,而是整個團隊合作的成果:「我不能像以往般只顧⾃⼰,⽽是要學習團隊管理。」

另外,⿈俊橋手腎上紋上了西方宗教「生命樹」的圖案,以此提醒自己:跑步不但是體力上的外在運動,而是一種內在的磨練,能鍛鍊自己的心智,以達到更高的精神層次。

結語

「我深信天意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,在我有需要的時候,總會有人走出來幫助我;如果沒有的話,就是上天相信我有能力,要我學習獨自去面對解決問題。」

多大的困難才算得上是困難?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挫折,也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讓人就此一蹶不振,在成功的路上半途而廢,從此變得膽怯。

相反,就算是再大的困難,只要咬緊牙關地堅持下去,最後也能順利度過。一旦跨過了這些難關後,回頭看去,一路的顛沛流離似乎也顯得不那麼困難了。

由此可見,問題不在於困難的本身,而是我們面對困難的心態。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謂:「心真則事實,願廣則行深。」只要能真心發願,沒有甚麼大願是不能完成的。

在各國挑戰超長跑時,黃俊橋遭遇過各種考驗,例如是體能不足,身心疲累,計畫趕不上變化等等。作為一個正常人,他不免也會有不知所措、舉棋不定的時候。

但是,黃俊橋卻從未放棄,反而越戰越勇,把逆境視作進步的機會,透過每一場試煉了解自己,反省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,「一步一腳印」地向著目標邁進。

這種樂觀向上的性格和不願放棄的性格,大概就是黃俊橋能夠一直堅持的原因吧。這種精神,實在很值得所有正在追尋夢想的年輕人學習。最後,送上黃俊橋的一句話作勉勵:

「夢想雖然虛無飄渺,但是如同晚上的北極星,當我向前踏出每一步,我都會以它為目標,我向著它走,就是正確的人生方向。」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